精梳準備工藝流程的選擇
發(fā)布者:青島中瑞特 發(fā)布時間:2012/7/5 8:17:00
目前一般來用的精梳準備工藝梳理有以下三種,
條卷機→并卷機→精梳機
預并條機→梳理機→精梳機
預并條機→條并卷聯(lián)合機→精梳機
對上述三種流程分別進行試驗分析的結果如下:
第一方案:條并卷工藝,總牽伸9.98倍,總并合數108。
第二方案:預并條、條卷工藝,總牽伸13.6倍,總并合數160。
第三方案:預并條、條并卷聯(lián)合工藝,總牽伸32.26倍,總并合數384。
試驗條件:
紡紗號數: 6.9號
原棉條件:纖維長度34.7毫米,支數8110小卷定量42.45克/米
實驗結果:如表4-1

根據生產情況和試驗結果,可歸納為以下幾點:
第一方案:小卷成形良好,分層清晰,橫向均勻度較好,橫向不容易擴散,但因并合數較少,小卷重量不勻率較大。
第二方案:小卷中纖維伸直度差,棉層橫向均句度不良,呈條痕狀,加工長絨棉時,常有棉纖維束被錨林拖走現象,落棉量授多,錫林容易嵌花,梳針容易損壞。但小卷退繞時無粘層現象,小卷重量不勻率較低。
第三方案:小卷橫向結構均勻,橫向不易擴散,纖維伸直度好。精梳落棉少,小卷重量不勻率低,有利于加工較重定量的小眷,以提高精梳機產量。由于總牽伸倍數較高,增加纖維瘦勞,因此,小巷有粘連發(fā)毛現象,機臺占地面積也較大。在精梳設備不足和強調節(jié)約用棉的情況下,這種方案有可取之處。